每經記者 崔智明每經編輯 裴健如 孫志成 6月14日24時,頂不住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十漲,每月92號汽油全面進入“9元時代”、比電95號汽油在部分地區進入“十元時代”。動車多花隨著國內油價持續走高,司機司機在網約車市場,元燃油網約車有人燃油車司機與電動車司機的高油收入差距也越來越大。 今年國內92號汽油價格走勢(圖片來源:Wind) 據記者測算,價已油箱容量為50L的選擇普通燃油車,加滿一箱油較去年底要多花107元。退車這也使得網約車市場中的頂不住燃油車司機運營成本大幅提高。與駕駛電動車的每月網約車司機相比, 燃油網約車司機每月需多支出約6000元 。比電 網約車司機韓師傅告訴記者,動車多花他駕駛的司機司機車輛為紅旗E-QM5,這輛電動車的電池容量是55kWh, 每天的充電費用基本在50元以 下;而駕駛一汽-大眾邁騰的網約車司機田師傅則向記者表示,近期, 他每天的加油費用都在300元左右 。 田師傅稱,他本人的駕駛習慣,加上車輛本身的節油性能,能把車輛百公里油耗控制在6~7L以內。此外,網約車平臺還會通過與加油站合作的方式來降低司機的加油價格。比如,有的網約車司機通過某APP客戶端加油,每升油普遍能節省1元左右。即便如此, 燃油車網約車司機每天仍比電動車網約車司機多250元左右的運營成本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許多電動網約車司機每天只在早晚高峰時出車,早高峰出車時間約為6點至10點,晚高峰出車時間約為下午3點至6點。談及原因,韓師傅稱,在早晚高峰兩個時間段,基本能保證自己的車一直處于接單狀態、避免空駛,且每個時段均能獲得300元以上的純收入,一天的收入在600~700元。 韓師傅向記者表示,他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后,目前只跑兩個網約車平臺,分別是曹操出行和滴滴出行。像美團打車和飛嘀打車這類的新平臺,他會在領完新人獎勵后果斷退出。在他看來,這些新平臺的客流量與頭部平臺相比,還是差距較大。 相比之下,不少燃油網約車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長基本會保持在10個小時以上。非高峰期時段,電動網約車司機可以選擇在家“躺平”,而燃油網約車司機仍需奔跑在路上,他們每天午飯的休息時間基本不會超過1小時。 也有一些燃油網約車司機會在中午進行長時間休息,但他們需要在晚上9點左右再次出車加班。這一時間段正值互聯網大廠員工下班高峰,而這些互聯網公司會與網約車平臺進行專項合作。例如,曹操出行的司機在相應時段接送京東員工下班時,會有30%的流水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受疫情影響,北京地區選擇交車退租的多為燃油網約車司機。此前,這些司機就已經被油費和車租壓得有些喘不過氣,有許多人想在1年的租車合同到期后退車,突如其來的疫情只是提前了他們的退車日程。 記者|崔智明?編輯|裴健如?孫志成 杜波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自攝圖網-ID:501196351 |每日經濟新聞 ? nbdnews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